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标题:
gh的点滴运用
[打印本页]
作者:
maskmaker
时间:
2012-12-4 11:55
标题:
gh的点滴运用
本帖最后由 maskmaker 于 2012-12-4 13:34 编辑
[attach]36830[/attach][attach]36831[/attach]有段时间不来了,最近忙了点。学了gh之后总想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运用,但是真正让我们玩体型,玩概念的毕竟少,所以还是踏踏实实,点点滴滴用起,以下是在项目上对gh的具体运用做了点探索。
这是一个综合体的设计,因为需要和业主共同探讨容积率,各功能布局,体量,以及避难层的设置,所以做了一个可以调整的
模型
。
运用gf自动设置避难层。然后计算容积率。每一栋楼都有层高层数的控制。动画所做的是里面最复杂的一栋上下叠加功能的楼,涉及到层高的不同,层数不同,避难层的数量也要相应调整,层高也要在不同区域相应调整,另外100米以下不需要避难层也是一个设定关键,花了1天时间,最后的效果不错。计算面积可以做成一个表格,让容积率,覆盖率,各功能面积都能直接出现。
作者:
maskmaker
时间:
2012-12-4 11:59
下面一张图是考虑立面的一个模型,因为毕竟大部分建筑都是考虑成本的,所以在立面机理上的运用更为实际。[attach]36832[/attach][attach]36834[/attach]
作者:
xiaozhuo
时间:
2012-12-4 12:55
这个很有实际应用意义呀,顶一个!
作者:
racoon
时间:
2012-12-4 13:07
这个很有意义啊~~
作者:
tomatoace
时间:
2012-12-4 16:37
{:07:} .
作者:
jasonroc
时间:
2012-12-4 17:19
能发一下gh源文件,学习一下吗
作者:
zhiaixu2010
时间:
2012-12-4 19:20
想法不错,鼓励下
作者:
2270670
时间:
2012-12-4 19:58
学习了!哈哈 不错啊
作者:
phoenixding
时间:
2012-12-4 21:46
高楼上的亮点是窗么?具体建成后这开灯与否不是建筑师能控制的啊!
作者:
haimingmo
时间:
2012-12-4 23:56
不错 很有启发~
作者:
joy3boy
时间:
2012-12-5 09:07
这个真不错 真怀念我曾经的师傅啊 {:07:}
作者:
几度天狼
时间:
2012-12-5 09:41
结合实际……
这才是工具所用用到{:13:}之处……
作者:
Simon
时间:
2012-12-5 09:45
嗯,看似没有花哨的形体和复杂的电池表,但是实际应用确实重要的多。
作者:
tov1
时间:
2012-12-5 11:06
很有启发的一个想法!
作者:
Frenzymars
时间:
2012-12-5 12:45
这个很有意义
作者:
幽灵猫一只
时间:
2012-12-5 17:28
超级有用!
作者:
JiangLi.arch
时间:
2013-9-22 20:10
求电池求电池求电池啊!!!!数学学得不好,所以脑子不够用,楼主,电池啊~~~~
作者:
方木
时间:
2013-9-23 10:50
很好的实际运用
作者:
左手◆23年
时间:
2014-2-14 09:38
感谢楼主分享的资料,顶一个
作者:
Naturart
时间:
2015-12-17 17:40
求gh文件啊
作者:
viki8685
时间:
2015-12-18 09:39
不错就是没源文件啊
作者:
jxjsmawei
时间:
2016-5-26 19:58
以前看帖基本不回帖,后来我发现,这样不但会花掉我的金币,而且不厚道。于是我把这段文字保存在记事本里,每看一个帖子,就复制上去,以表达我对楼主的谢意,把帖子顶起来,顺便帮自己挣点金钱 支持犀牛建筑网
作者:
jxjsmawei
时间:
2016-5-27 07:57
好东西一定要评论
作者:
横穿马路
时间:
2016-7-5 21:16
回复看看,谢谢分享
作者:
DONNA
时间:
2016-7-10 00:55
这个很有意义啊~~
作者:
我爱大胸姐
时间:
2016-10-13 14:37
启发很大!
作者:
Jason_leee
时间:
2019-8-14 20:35
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啊 值得学习
作者:
Yang123felix789
时间:
2019-9-25 15:39
上次看过人家一个比较牛叉的项目介绍,是一栋超高层,全程动画介绍,所有东西都是GH做的,好厉害啊,而且是几年前的东西了,那天我也能熟悉每个指令和流程就好了
欢迎光临 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http://bbs.ncf-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