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XSHIMING 于 2010-11-10 16:06 编辑
受到论坛上海交流会的影响,我、齐际、严雨版主及刘仲、李刚、曾皓、郭苏等好友一
起组建了“NCF论坛北京学习小组”。我们的目的是在北京建立一个建筑(参数化)设
计的交流平台,我们来自NCF论坛,毕业或在读于清华、同济、北建工、央美等高校。
一
第一次交流会在北京院的建威大厦举行,那是两个月前的8月14日,有19人参加,约7个
人发言。无限定主题,聊到的东西比较杂,包括:
火车站建筑设计:火车站建筑设计思想的流变,及个人实践作品。
某商业街设计
某公司总部投标
来自清华大学的佟磊的某课程设计
北京某厂房改造
刘沙的参数化实践:包括用GH推敲做出来的超高层建筑群、某休闲度假村设计。
都市实践的概况
交流会一直从下午两点持续到晚上八点四十,大家讨论的很激烈,很期望能有下一次聚
会。作为第一次,能吸引这么多人到场,我很欣慰,但是讨论的内容过于发散、涉及参
数化设计的东西太少,成了那一次的遗憾。
二
第二次交流会在高校举办,和上海的聚会不谋而合。只是我们的过程显得更为艰难。
我们筹划了2个多月,并有一个11人的组织小组,包括:施鸣、刘仲、李刚、曾皓、郭
苏、齐际、严雨、赵泽耀、郭晔、佟磊、姜腾燕。
我们寻找主题;设计海报;联系网络媒体(包括筑龙网、人人网);邀请专家(包括金
秋野、周宇舫、何可人老师);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生会接洽;联络来自内部
和外部的发言人。
庆幸的是,第二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交流会——“我们,刚刚开始”能够顺利进行。
我们,刚刚开始
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大多数刚毕业1-3年,是职场新人,也是从学生向成熟建
筑师的过度阶段。我们拥有梦想,也有困惑和不解。我们过去的经历是学生将要面对
的。我们以此为切入点,以个人的经历引发出对不同设计院、设计公司、事务所的讨
论,讨论其设计模式和项目。
我们有幸邀请到金秋野老师,周宇舫、何可人老师虽然不能亲临,但邀请我们去央美举
办下一次交流活动,于是后来我们有了在央美办参数化专场的想法。我们得到筑龙网的
大力支持,筑龙网有意愿成为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也受到了北建工建筑系学
生会的礼遇,为我们提供场地,按照我们的想法排布桌椅。
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发言人,这里我就凭借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对他们发言做个简要的介
绍。
a.
黄越,来自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2所,NCF群里的网名叫LINE。他在北京院工作了8个
年头,作为过来人,他给我们讲的不是技术不是设计,而是要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工作,
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及要对建筑设计抱有激情。LINE大哥语重心长,在座的学生似有
所悟。
b.
刘鹏飞,来自于北京院方案创作工作室,本科同济大学,后以保研第一名的成绩进入清
华大学。他讲述了在OMA半年的实习经历,并介绍了邵总的北京妫河创意园区的设计。
刘鹏飞说话的时候很随性,但是学生们都是瞪大眼睛、微张着嘴巴,有点搞笑,但这也
说明了刘同学的魅力。
c.
刘建平,来自崔彤工作室。他介绍了崔总的一些设计项目及设计理念。
d.
ERIC,美国CALLISON事务所资深设计师,一个风趣的老外。他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
历,并详细讲述了为自己改造的一栋小别墅,及发生在小别墅里的趣事。
e.
王威,没记错的话是北建工95级学生,毕业后在天津市院工作5年,后美国留学,现在
美国CALLISON事务所工作。他抨击了目前(至少是他读书时)的建筑学教育体制,鼓
励学生多出去走走、看看。
f.
齐际,清华大学研2学生,也是我们NCF论坛MAYA版的版主。齐际首先介绍了论坛的情
况,后又宣传了MAYA板块,最后讲了他跟着徐卫国老师做的一个关于“极小曲面”的课
题。当场就有学生询问论坛的网址是多少,不得不说齐际是一位很敬业的版主啊!
g.
董丽娜,刚刚离开标准营造,也是发言人当中唯一的女设计师。董同学毕业于中央美术
学院,说话不紧不慢,据说在学生会待过。她介绍了标准营造的设计模式:首先是头脑
风暴,然后是一起评图,任何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想法,只要你能说服大家。标准营
造随性的工作状态很让人羡慕,他们可以带着狗上班,据说不管你几点上下班都没关
系,只要你一天工作满了8小时,呵呵~
h.
曾皓,刚刚离开都市实践,是比较有才气的一位年轻建筑师,话没多说。下次好好发挥
吧。
i.
郭苏,本科同济大学,现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读硕士研究生。他借用暑期的机会,在
家琨事务所实习2个月,当然他没有泄露家琨事务所的商业机密,而是向我们展示了家琨
事务所的工作状态,进而指出建筑师“独立”精神的重要性。我们把郭苏安排在最后是
想让他来做压轴戏的,无奈因为交流会时间过长学生离开过半。但是这对他的精彩发言
没有丝毫影响,他口语化的表述,时而抛出一个冷笑话,巧妙的把大院、国企和家琨事
务所的设计宗旨做比较。让我不得不感叹:为了这次交流活动,你做了很多,谢谢郭
苏!谢谢大家!!
最后是和学生的交流讨论环节,果然不出所料,一片寂静。在我的极力劝说下终于有人
说话,竟然是希望我们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很感动。呵
呵,讨论大约进行了15分钟,长达4个小时的交流会终于结束,我长长嘘了口气,说
“终于结束了”,刘仲提醒我:“才刚刚开始呢”。是啊,我们才刚刚开始呢。
希望NCF论坛北京学习小组能健康成长,我们做的还不够好,不过我们会一直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