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9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题讨论] 工程中的两个问题与BIM应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m
发表于 2012-6-6 18: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mjr 于 2012-6-6 18:24 编辑

工程中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设计工作存在很多不完善,使得很多项目成为三边工程;设计手段停留在二维计算机画图,设计阶段占用时间过长,甚至到了施工阶段还在修改设计,而某些修改和设计深化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并且设计与工程投资紧密关联,而现行的设计管理方法造成项目投资估算的不确定,使投资方的决策处于被动。

    另一个问题是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很多签证与决策的责任,由于工程建设的时间跨度很大,而某些签证与决策的作出所导致的后果并不是立即显现,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反映出来。而且问题处理的时机也牵扯到责任与代价。这是PDM(产品设计管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普遍应用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种责任分得清清楚楚的做法在国内往往不受官员们欢迎。



    其实,当前备受瞩目的BIM,脱胎于国外制造业的PLM(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而PLM之前,是来自制造业cax应用中叫做PDM的技术。由于一个产品(工程也一样)从人脑中产生到成为实物,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并且不同的做法对最终产品的性能和成本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制造业的产品设计中引入PDM来对产品设计研发过程中的设计版本进行管理,对工作流程进行记录和监督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外制造业以及工程业的PDM应用可以看到,国外的企业中很看重工作流程中问题是否得到及时处理,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如何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于是在其PDM中加入了对工作过程进行数据库记录,并且对于各个工作环节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解决、以及问题处理的时间进行记录与监控(如果某个人负责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系统会自动提醒并反馈到该工作人员的上一级主管那里)。



BIM正好能够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首先,借助于BIM的最新参数化三维建模技术,能够接近实时地反映设计的每一步修改,从而大幅度地缩短了设计占用的时间,也真正做到了让设计的各个专业同时关注同一项目。并且让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及时跟上设计的进度。

    例如,国内设计单位往往将工程设计中的钢结构设计,幕墙设计,室内设计推出去留给专业厂家。而国内又不象国外实行建筑师项目负责制度,投资方往往是官员负责制,对于能否达成最初的工程效能根本就搞不清楚,某些工程的甲方负责人连设计文件的内容都没搞明白。于是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成果与最终完成的项目之间在功能目标与工程造价控制上差距甚大。

    通过三维参数化技术,可以让甲方的官员们快速了解工程的细节,也便于其他承包商尽快参与深化设计,并且便于决策层进行快速的设计决策比较和投资分析比较。


    而借助于PDM技术,也可以让整个项目建设周期中的工作记录与数据库技术结合,从而可以对工程中的设计变更,签证,设计文件的各个版本,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决策对整个工程的投资和工程目标的实现进行回顾,检讨工作中的得失,对于因为工作环节中变更签证处理造成的工程索赔问题的尽快解决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2m
发表于 2012-6-6 21:46:3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bim在中国的深层次推进是卡在制度和观念上了——领导拥有无上的权力。
3m
发表于 2012-6-6 22:29:12 | 只看该作者

BIM应用中碰到的问题

楼主说得很对,BIM的优点会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
但是在国内,BIM流行起来,制约因素也不少。
①设计
不只建筑,所有专业都要会用BIM,普及教会大家用,挺难的。
②费用
听说BIM技术含量高,想多收取设计费(本来无可厚非)
甲方一听,哟,这么贵,那我还是找家用CAD画吧,人家5块钱,你要40块,打劫啊……
很多甲方都说自己不需要这种技术,这是真的。
③建设过程
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灰色地带,
全程用BIM的方式会让某些利益体蒙受损失,
因此,不是每个项目都适合用BIM。
至少,只将BIM限制在设计阶段即可,其他阶段“以人为本”。

这是残酷的现实决定的,虽然有点黑色,但是事实。

还是说些阳光的话题吧:
作为设计师,我个人还是非常喜欢在三维环境中做设计的,更有趣,更有动力。
另外:我认为Revit为代表的BIM软件运行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每个新版本的推出总是成为硬件杀手,长此以往,也确实不是个办法。
4m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6:58:22 | 只看该作者
bim并不是设计的专属,也不是某个软件厂商的专利。

bim是一种工作方法,目的是让参与工程的各方尽可能快地了解工程中与之有关的情况,并且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跨度内的各种事情能够清晰地追溯,以便分清责任和各自所需承担的代价。

bim并不是用来提高收费的依据,而是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利器,国外的设计公司最先采用bim在他们所承担的项目中,如德国的sba公司,他们参与投标的中国大陆上的工程,都没有以bim作为提高收费的依据,虽然sba内部早就实行了bim管理。国内的设计单位想通过上bim来向甲方多要设计费的路是走不通的。在国外,提到bim都会紧跟着提到“提高生产力”,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在不提高收费的前提下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bim不是三维建模软件,三维建模软件只是bim的一部分,并且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数据库应用,也就是以pdm为基础。而在国内,将数据库技术应用于工程行业更是弱项。

设计方面应用bim中的三维建模技术,但并不是只有revit/dp/archicad,用sketchup/rhino结合autocad也同样可以,三维建模首先在建筑设计专业开展(因为牵扯到造价控制),其他专业能够跟进更好;更重要的一块在pdm,也就是工作过程管理,分清责任,发现问题到底在哪儿。

bim不要求所有的设计人员都掌握三维建模技术,bim应该象使用办公软件一样的简单便利。在一个项目中只要有几个人具备三维建模能力就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其他人则通过bim三维模型技术提供的通用数据接口来与自己的工作衔接,依靠自己熟悉的软件来工作,并通过约定的通用数据格式来合作。这就是3d pdf和iges/step的优势,参与工程的各承包商,很多时候需要有一个形象的模型来方便沟通,而adobe reader既容易获得又简单好用,很多三维建模软件可以生成iges/step文件。

涉及三维建模的工作更多的是以建筑设计专业为主,甲方或者是代理甲方为了能够取得好的结果和合理的控制造价也会考虑应用。承包商深化设计的三维建模工作也主要与建筑外观和内部效果有关,不同于效果图的地方是深化图纸要考虑结构、设备专业对外观和室内效果的影响,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要比3dmax之类的效果图制作来得精确和高效。

国外的建筑师项目负责制度非常好,即使是中国大陆上的工程委托国外设计的,也都因为这个制度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很多国外的建筑师在承担国内的工程设计时,不仅对建筑方案负责,也就建筑本身在结构方面是否可行委托国外的咨询机构作了有限元分析和风洞模型试验;对于大型公建项目的室内设计也要负责。并且建筑师对所负责的项目是跟踪到底,主动干预的。

作为投资方完全可以不用bim,一切仰赖建筑师和顾问工程师。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华投资的工厂,全权委托柏克德顾问工程师公司,实际是代理甲方实施了bim技术。

国内甲方(或代理甲方)的问题是大多不具备设计管理能力,工程工期一拖再拖,费用一再增加,很多是受到设计问题的拖累,工程竣工后的工程决算一拖再拖,其中的猫腻怎样扯都扯不清。通过应用bim,可以大幅度提高甲方的设计管理能力。

来自设计单位对于甲方的抱怨是甲方的人大多外行,还总是改来改去。前几年网上有人编过一个mtv,《死了都要改》。借助于bim,既可以加快沟通的进度,也便于厘清双方的责任。

承包商应用bim,事实上国内的承包商有不少已经在使用或部分使用bim,只不过未必叫这个名。例如浙江精工钢构,内部早就在应用这种管理模式。中建系统的某些公司,借助autocad和excel也实现了类似bim的功能。本人见过中建系统的老工程师用excel画出建筑的剖面图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

或许在影响到领导的乌纱帽时,甲方才会考虑实施bim。归根结底,管理者的信托责任是否明确,才是bim能否被采用的根本动力。

点评

很赞同您的说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6-7 08:07
5m
发表于 2012-6-7 08:07:34 | 只看该作者

很赞同您的说法。
6m
发表于 2012-6-7 09:53: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啊  谢谢 大家的分享~~~~

小黑屋|手机版|NCF参数化建筑论坛 ( 浙ICP备2020044100号-2 )    辽公网安备21021102000973号

GMT+8, 2024-11-16 06:22 , Processed in 0.06272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